同志生活

同志怕被社會歧視,或擔心難以承受出櫃的壓力,而不得已把生活的一部份隱藏起來,這就是「同志生活」。(Credit:Joey KWOK photography)

同志怕被社會歧視,或擔心難以承受出櫃的壓力,而不得已把生活的一部份隱藏起來,這就是「同志生活」。(Credit:Joey KWOK photography)

Guy:

曾經有一個身在歐洲的朋友問我,在香港的同志生活如何。我一時弄不明白,唯有向他問清楚:「什麽是同志生活呢?」但很可惜,他沒有給我任何答案,卻把話題轉了,好像其實他也不大清楚。

生活,一般都和環境、身份狀況、活動或地位有關。比如移民異國,會談及國外生活。求學時期,會說起學生生活。結婚了,相信一般會有婚姻生活。億萬富翁,過的肯定不是窮人生活吧。

性取向對個人生活的影响,因人而異。若强要把「同志生活」來歸類,也不一定只和同性戀掛鈎,其實居住地的法律,和當事人的生活也大有關係。所謂生活,除了起居飲食,就是社交活動。同志生活的特別之處,並非社交活動的內容,而是活動環境的規矩。各種場所訂立的規則固然受當地法律所限,就算法律沒有明文規管,還要顧忌旁人的眼光。在香港,成年人同性關係雖然不違法,但歧視卻仍然存在。沒有反歧視的條例保障,同志愛侶在公共場所的一舉一動,都因避免旁人注目而有所保留。同樣是一雙情侶,卻在環境的壓力下變成地下情人。

兩年前和Henry 一起到加拿大,除了結婚,也有意讓他感受一下當地那種自由和輕鬆。在沒有犯罪感,沒有言語、表情或行動上的歧視(人家内心到底想些什麽,我們沒法知道)的環境下生活,連心情都不一樣了。我一向都說,對於同志,未必需要人人真心接受自己的性向,但社會的基本尊重卻是非常重要。

能手牽手在街上散步,對大部份香港的男同志來説,已是一種奢侈。

Henry:

文學家白先勇在小說《台北人》和《孽子》裏,就描寫過七十年代台北新公園的地下同志世界。同志在日間都是平常的上班族、軍人和學生,但入夜後他們來到公園,才能表露真正的身份,找尋同路人相濡以沫,分享難以跟圈外朋友訴說的話題,過著雙面人似的生活。幾十年過去,就算社會風氣漸趨開放,還是有不少同志繼續要做「無間道」。這就是同志的生活。他們怕被社會歧視,或擔心難以承受出櫃的壓力,而不得已隱藏起來。

久居加拿大的Guy,習慣了無需向家人和朋友隱藏自己的情感狀況和社交。回港後他也延續了這種生活方式,所以他並不理解同志生活為何物,這是他的福氣。我倆結識後,我也沾染了他的幸福,以伴侶的身份與他家人朋友交往。那種舒暢平常的感覺,真的是一試難忘,同時也給予我面對自己身份的勇氣和信心。

每年同志遊行,總有人高呼同志要「驕傲站出來」。當日的表態固然重要,但若同志能在其餘的364日,也能自信地以真身生活,那時候才真正值得同志驕傲。

師奶的性望愛,同志的性望愛

昨天看了何式凝博士的師奶列傳短片放映,還與在場嘉賓一起探討師奶的性望愛。短片當中有被家暴虐打20年的、失婚頹廢多年的,以迷信上帝堅持等包二奶丈夫回頭的,甚或不婚不性以得子為樂的婦人們,建構了一幀幀香港婦女的酷兒風光。

探討的課題對作為已婚男性的我來說既近且遠。已婚女性的性望愛比男性向來複雜,性對她們來說比生存比柴米油鹽比愛情寄託比幸褔比了下去,排名好像不那麼高。有聽聞過女性以性愛綑綁男人,得到手生了子卻逃避與丈夫性交。性對女性來說究竟是甚麼?對婚姻來說又代表了甚麼?

片中女主角們鮮有提及因愛而享受性的樂趣,不少人轉而從寵物從子女從夢中情人從自我放棄作為人生情感的慰藉,逃避面對尋找性與愛的真正意義。作為男性,性除了是生理需要,也是愛的表現,當然有性無愛的情況,在男方幾乎一定有可能發生,因愛有性更是理所當然的情況。

有研究發現伴侶的性關係最多維持兩三年,隨著生理荷爾蒙的下降令性吸引力減少,就算對象是香港型男代表吳彥祖也不例外。我認為這是見仁見智,撇除婚後身材嚴重走樣或視性為污穢或冷感外,若保養得宜或共同找尋新鮮感令關係保持刺激,長久的性愛關係也不是沒有可能。

有女性視性為衝突來源,有講者認為異性婚姻應進行革命,給予女性在婚姻關係下,仍享有全面的獨立自由的自由;那麼男同志呢?伴侶間應怎樣看待相互的關係?在並無社會制約的情況下,同志的性望愛又可以是甚樣的一個光景?

有男同志伴侶以開放關係作為維持情感關係的出路,他們是否正在顛覆一對一的親密關係?為何在異性婚姻關係中,又只成為男人包二奶但女人紅杏出牆更為社會不容的做法?除了包含男女不平等的歧視問題,那男個男人呢?若同性之間對此的處理又是否對等?男人遇到性與愛的問題,又會怎樣處理?

觀影後引來的一大堆問題,還真值得各界探討。

 

Gay Marriage

Karma and reincaration

karma2I don’t quite remember since when I was deeply interested in Shirley Maclaine. I have read all her books. Not only I appreciate her witty writing style and straightforwardness, I am also fascinated by her rich and adventurous life.

I would certainly not expect an American movie star with a Catholic background would be so knowledgeable and convinced in Karma, a basic Buddhist thinking which came up quite frequently in many of her books. Everything we do, “someone” is watching, and it is not Santa. Whether those are good deeds or bad actions, we are all responsible for them. That’s right,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Reincarnation is of course the related topic she wrote often about, particularly her own. I have heard many Hong Kong locals cursing someone in a hurry saying, “Are you rushing to reincarnate?”  So reincarnation is not unfamiliar to me. I do remember my own experience when I visited France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life time I guess). Everything seemed surprisingly familiar like a “déjà vu” and I felt comfortable almost immediately with the supposedly foreign environment.

Besides foreign places, I have also met strangers for the first time but felt we have known each other before. As one would say, it “clicked” immediately. This makes me wonder about those with whom I interact often, yet there is absolutely no sparkle between us.

Henry and I, we must have been in a close relationship in one of our past lives. So even being both male, we are meant to take another life journey together. Our relationship reminds me of the legendary Butterfly Lovers though we are much luckier as we don’t have to suffer from such a painful torture before the final union.

Open-minded people would say that love has no sex.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 I would add that love does possess a sexual instinct. A homosexual will never fall in love with the opposite sex. It is incredible that someone actually thought of converting another person’s sexuality through some sort of therapy. This is what I would call the “Mission Impossible”!

glasses

有家可歸 Home

going_home“Home Sweet Home!”,雖然這不是我每一次回到家裏都會想起的一句話,但在行動上已證明一切。首先是把鞋和外衣脫掉。若是夏天,肯定會脫得更加徹底。因爲我喜歡住唐樓,以前住唐四樓,大約要上五十級樓梯。現在雖然只是唐二樓,但樓下是一條最少五十米長的必上斜坡,都是每天運動量的保證。所以,如不是第一時間跑進浴室洗個澡,那就一定是把空調啓動,再找點什麽冰的來喝。曾經有好幾個來訪我家的朋友,都是給這斜坡弄得全身濕透,說下一次一定要多帶一件上衣來換!

自己的家,儘管不是什麽豪宅,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安樂窩。到家時如果 Henry 已在,當他聽到我把大門鐵閘打開,便一定會來開門迎接,笑著叫一聲「老公」!我也以「公仔」回應,然後再來一個熊抱,充一充電。

其實當我再想清楚,我的家之所以是一個Sweet Home, 並不是因爲它特別舒適,卻是因爲家裏有個 Henry, 我的Sweety! 回家,就是回到他的身邊。若果家裏是空無一人,相信我也不會每次出差回來,都歸心似箭。

記得在一個MV裏,女歌手的丈夫已離世,她獨自在家裏嘗試過著正常生活,打掃、做飯、看書。但是,她的每一個動作,都讓人感覺到一種無奈的孤單和寂寞。一切好像都沒有意義。她的家,已失去靈魂,只剩下軀殼。

原來有人等著我回家,已是美滿幸福!

going_home2

一日三秋 Missing you…

「今日,你和我天各一方。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繼續我的忙碌。。。」

有些好朋友,沒有見面一段日子,甚至沒有一直保持聯絡,但一旦重聚,感覺就像剛剛見過面。雖然臉上的喜悅仍然掩不住歲月的痕跡,心内的那份感情,卻敢說是一點兒都沒變。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在這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塵世上,一份真摯的友誼,也是可遇不可求。「情與義,值千金!刀山去、地獄去有何憾?」時下明白感情的人已不多,懂得什麽叫情義的人更是稀有動物。

這讓我想起有人說一段健康的愛情,要有一份友情做基礎。我想這也有它的道理,但那友情階段的長短,就肯定不是每一個例子都是一樣。有些相處了好久的朋友,也不能發展成愛情。也有些像我和 Henry,做朋友的那部份好像只有一刹那,好像幾乎沒有存在過。在沒有預兆的情況下,我倆結結實實地一起「墮」入愛河。

兩個人每晚同床共枕,關係親密。每天一睜開眼睛,第一個意識,就是要知道他的所在。有時在夜半醒來,看到他睡在我的身旁,心底便感到幸福,滿足得想笑。

我和他都有工作,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一起。但有選擇的話,我們會爭取見面的機會。原來簡簡單單的在一起,已是一種喜悅。

是不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沒有那麽誇張。我只是像那一首英文老歌一樣:”All kinds of everything, remind me of him… !”.

生離死別 Life and Death

昨日收到在美國同事在周末去世的信息,雖然和她只是合作過一次,談不上有什麽感情,但一場同事,也不禁感慨生命脆弱,世事無常。其實生老病死,是世上最公平的事,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然而,每當有人先走一步,總是覺得走得不是時候。是太突然,太意外了,還沒有機會說再見,就已離去。

我不敢說有一天會看透生死,尤其是現在我生命裏有了我的最愛,又怎會捨得就這樣速速離開?因此,我特別注意健康。我知道,沒有健康,就什麽也沒有了。我比 Henry 雖然年長好幾年,體魄還算健壯。有機會我們會一起跑步、打球、游泳和做其他運動,除了能一起保持健康,也得到了不少相處的樂趣。

話説回來,我和 Henry 除非是意外或是約定,否則也大多也不能同年同月同日同時離開人世。就是説,其中一個會先走。我不敢,亦不願去想像。「執手生離易,想看死別難!」唐滌生寫的精彩對白裏,這兩句確實是最讓人黯然傷神。雖説生離易,只是相對地比較容易,其實也並不容易。和對方說再見,就真的會再見嗎?誰也不能保證。這讓我想起另一句歌詞:「不要相信一切有下次!」

我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和態度來好好的和 Henry 一起生活。時光飛逝,快樂的時光過得更快。所以,我不應,不想,不能亦希望不會浪費和他在一起那些寶貴每一刻。

開始明白,白頭到老不容易,赤繩繫足也相思。

一腳踏幾船 Polygamy

我喜歡看電影。在電影世界裏,情節、人物和地理環境都沒有限制,什麽都可以,什麽都有可能。現代的科技更能讓電影發揮創意,讓觀衆進入另一個世界,在短短兩個小時左右之内,除了極盡視聽之娛,還可以操縱觀衆的情緒。Henry 看電影十分投入,喜怒哀樂都和劇中人同步。最近看蜘蛛俠,當女主角幾乎被蜥蜴怪人發現, Henry 也緊張地握著我的雙手,滿臉恐懼,完全投入地變成電影中的受害者。另一次在飛機上看恐怖片,他還大聲驚喊,惹來其他乘客的注意。

除了電影,舞台劇我也喜歡。剛看的「波音情人」,胡鬧搞笑。男主角是花花公子,居然有三個未婚妻,每一個都是美貌空姐!正如香港人所說:「一腳踏幾船」。現實生活裡,要「一腳踏兩船」已不容易,隨時都會失去平衡,跌進水裡。像韋小寶那樣享盡齊人之福,只能在金庸的故事裡看到。以前皇帝的後宮三千,也都只是洩慾工具,又或方便繁殖,談不上什麼感情關係。

回想我過去一段段的感情,都是一段完了,然後才開始另一段新的。真的可以同時愛上兩個人嗎?我不敢想像。就算可以,我也不願意。記得有一首英文歌,叫Torn between two lovers。可想而知,愛人,一個就夠!

愛的力量 The Power of Love

賢,

沒有想到你會貼上這麽一封讓我感動的道歉信。我更高興你能體諒我的當時的反應,因爲我是絕對不喜歡我自己在欠缺冷靜時對你的指責。不是説萬事要好好商量嗎?

其實我也不想太緊張,不過當「另一半」突然不見了,我好像不能再正常運作。沒有電話聯絡是問題之一,沒有預告才是主要問題,因爲這樣會讓我擔心你發生了什麽意外。也怕萬一媽咪有要事找你幫忙,而我又不在香港,那時就不堪設想了。

電訊科技其實也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以前沒有手機日子也是照樣過。但我不能時時刻刻在你身邊,既然有辦法遠距離也能保持聯絡,我當然不希望失去你的消息。我們在慶祝結婚一週年時一起唱過的,你肯定還記得。

「也許,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記,就是不願意失去你的消息……」

有時真的很佩服那些專業填詞人,能夠在短短的歌詞裏,把戀人的心聲,表達得淋漓盡致。可以肯定的,就是他們也曾經深愛過。

可能有一天,我們會住在一個島上,擁有一間就像你昨天讓我在網上看到的那些與世隔絕的房子。我不再需要出差,你也不需要與誰開會。那時候,我們可以形影不離,一起做每一樣的事情,也就不怕與你失去聯絡。

「見微知著」,細心謹慎一些,得益可大呢!